全站搜索

正兆体育媒体

【如何提升“动起来”育人实效】保障每天运动时长,提升学生运动质量

近日,上海聚焦当前中小学体育工作重点难点精准破题,推出深化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举措,致力于构建体育育人新生态。

学校体育工作如何才能真正强化育人实效,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1

从“1小时”到“2小时”——

彰显健康第一理念

早在两年多前,“每天一节体育课”已成为上海学校的常态,再加上大课间活动等,能保证校内完成1小时的体育活动。校外1小时综合体育活动的时间该如何落实?为此,上海提出全面落实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并基本在校内完成。

“快乐体育课、幸福大课间、阳光下午跑、课程化课后服务……”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倪继明介绍,“学校统筹安排开展多样性、选择性、全天候的学生体育活动,保障学生校内运动时间。”

“排课时体育课优先。”黄浦区教育局副局长金羿介绍,区域还坚持“健身、游戏、竞赛”一体化,新增系列赛事,推动实现“月月有比赛、校校有队伍、人人可参与”。

时间保障不是简单做加法,而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全时段育人。在静安区协和双语培明学校校长卢慧文看来,保障运动时长,更重要的是推动健康第一理念的落实。

2

从“不出汗”到“多流汗”——

让学校体育回归育人本原

“2小时运动不仅要有时长,还要有质量、高质量。”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原院长季浏指出,要改变“不出汗”的体育课,破解体育教学难以达到理想育人效果的难题。

上海强调,体育课要科学设置运动负荷。体育课应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关于平均运动负荷心率、全课运动密度等要求,使运动达到一定强度和效果。

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上海市市东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沈洪指出,让学生在汗水中收获快乐,在呐喊中收获自信,在竞争中理解胜败,这正是学校体育的育人逻辑。

“学校管理者应该更加积极地思考,什么样的学校体育才能真正回归育人本原,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带来的成长,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沈洪说。

3

从“没场地”到“上天入地”——

小空间也能做好大体育

场地和设施是开展运动的必要条件。上海的不少学校体育场地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实现随时随地运动?

“对内,通过集团化学校共享资源,实现‘跨校就近运动挖潜’;对外,整合区域社区资源就近开展体育活动。”杨浦区教育局副局长曾除非介绍,杨浦整合了区域内体教部门、街道、大学等已有的8个游泳池,将四、七年级游泳课安排在校外,有效释放校内场地资源。

4

从“不敢动”到“爱运动”——

让更多孩子享受运动快乐

面对学生运动安全防护等现实问题,如何解除学校、家庭的“后顾之忧”,让孩子快乐运动无负担?

上海直面难题,推出“加强学生运动安全教育”“开展教师运动安全知识和技能专题培训”“学校全覆盖配备AED急救设备”“在学校附近医院定点开辟运动伤害救治‘绿色通道’”“为所有学生配置运动意外伤害专项保险”等系列举措。

“近5年来,上海中小学新招聘体育教师3000多名,目前各学段的体育专任教师配备数量已经达到新政策的要求。”上海市教委人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配足体育教师的同时,上海持续推进体育教师分级分类培训,新进教师要开展为期一年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

为提升体育类活动的质量,上海倡导“人人都是体育工作者”,鼓励学校规范聘请兼职体育教师,鼓励学校教师根据自身专长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相关体育类活动,并针对兼职体育教师组织包括体育教育活动规范、校园体育项目以及赛事的组织方法、运动安全和救护等内容的培训,推动形成“教师带着学生动,导师陪着学生玩”的运动氛围。

为了让更多孩子爱上运动、享受运动的快乐,上海坚持面向人人,持续深化学校体育课改革。2021年上海发布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构建覆盖全学段、全过程、全要素的学生体育素养测评机制,并以科技手段构建数智化监测网络,推动学校体育从周期性抽查转向全周期跟踪,强化科学干预指导。

“新时代学校体育早已不只是简单的锻炼身体,而是一个连接身体、心理、社会能力等的综合性育人过程。”上海体育大学教务处处长蔡玉军教授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AI智慧体育,福州体育中考用上人工智能科技

    516

    最近,福州的多所中学初二学生进行了体育中考的模拟测试。在考场中,应用了AI智慧体育考试测评系统,设置了AI摄像头、AI小站和测试平板等多个轻便智能设备,能够准确评判考生的考试成绩和运动过程,为考生后续的训练调整提供了重要参考。

    查看全文
  • “智慧体育”为高效课堂赋能

    586

    2022年4月,教育部正式发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征和具体要求,特别提到要“积极开发与利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以及“加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实时和精准的评价”。

    查看全文
  • 智慧操场AI智能体测系统,体育老师的减负的得力助手

    464

    2017年,正兆体育成立并推出了智慧操场AI智能体测系统。目前已落地100+所学校,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学校体育老师的“真香”回应。在国家提倡并鼓励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AI智慧操场系统必将受到更多学校和师生的青睐。

    查看全文
  • AI智慧体育操场安装后,满足校园体育“教学练测考”全场景常态化应用

    634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校体育的高度重视,智慧体育在全国校园逐步普及。不同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智慧体育依托物联网、AI运动视觉算法等先进技术,构建了AI智慧校园体测系统,以智能化的形式实现学生的基础体能锻炼和专项技能提升,满足校园体育“教学、练习、测试、...

    查看全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