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任务
其中包括持续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展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建设等多项涉及教育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任务。
持续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为适应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趋势,加快构建覆盖中职、高职和本科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以下简称资源库),实现共建共享。资源库将围绕特定专业开展建设,涵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资源、知识图谱、必备技能及对应的职业岗位标准,覆盖所有专业核心课程,并扩展必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学习者提供高效的全流程学习服务。各校需深化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优先使用全国性和区域性资源库,鼓励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建设特色校级资源库。各地还需强化区域统筹,建设服务当地产业和地域特色的区域性资源库,推动各级资源库接入国家或省级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并主动接受应用情况监测。教育部将在推进现有国家级资源库的完善与动态管理的同时,继续有组织地建设一批全国性资源库。到2025年,计划建成一批全国性资源库,并带动地方建设约1000个区域性资源库,实现职业教育专业的全覆盖。
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
各校应积极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建设校本大数据中心和一体化智能化的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丰富师生发展、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和管理服务等应用场景,并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各地要加强统筹,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指导学校系统设计校本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并组织学校有序接入“全国职业教育智慧大脑院校中台”,接受管理监测。教育部将在数字资源丰富、功能应用强大的区域性信息化标杆学校的基础上,有组织地指导建设全国性信息化标杆学校。到2025年,计划建成约300所全国性信息化标杆学校,并带动建设约1000所区域性信息化标杆学校,推动信息技术与职业院校的深度融合。
建设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各校需针对专业实训教学中的“高投入、高难度、高风险、难实施”等问题,结合自身实际,建设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以下简称虚仿基地)。虚仿基地将有效利用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资源、升级设备、构建课程和组建团队,革新传统实训模式,有效服务于专业实训和社会培训等。各地要加强统筹管理,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建设区域性虚仿基地,并引导各虚仿基地共享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积极向国家或省级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推送优质资源。教育部将在专业实训基础条件良好、信息化水平高、应用成效显著的区域性虚仿基地的基础上,有组织地指导建设全国示范性虚仿基地。到2025年,计划建成约200个全国示范性虚仿基地,并带动各地建设约1000个区域示范性虚仿基地,推动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的实训教学模式创新。
开展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建设
支持各地结合区域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统筹在线课程与线下课程,推进本地区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到2025年,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需要,以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为切入点,面向行业重点领域,计划建成约1000门课程,内容符合岗位工作实际,并充分纳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这些课程的设计将符合因材施教的规律,融入课程思政,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施,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手段,确保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从而引领职业教育的“课堂改革”,提升关键核心领域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不久前,正兆体育的AI智慧体育产品成功入选2022年智慧体育典型案例。目前,该产品已在全国40多个城市、数百所学校落地,服务超过120万名学生,未来,正兆体育将继续推动AI运动视觉算法与传统校园体育活动的深度融合,助力校园体育的发展。